您现在的位置是:首页 > 生活知识生活知识

历史中的王莽是一个怎么样的人,历史上王莽到底是什么人物

查看 wangqiang2022bixu8 的更多文章wangqiang2022bixu82021-10-21【生活知识】47人已围观

  还不知道王莽在历史上有哪些故事的读者,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,接着往下看吧~

  公元前33年7月, 汉武帝的玄孙、西汉第十一位皇帝汉元帝刘奭驾崩,皇太子刘骜继承皇位,是为汉成帝。与此同时,汉元帝的皇后王政君被尊为皇太后,把持朝政。因为王家是太后的娘家,新帝登基,理应荫封外戚。

  在王太后的安排下,同一天之内,王太后的五位弟弟王谭、王商、王立、王根、王逢时同时被封侯。一天之内,兄弟五人被封侯,这对河北魏郡王氏家族来说,可谓荣宠备至,在历史上,也极为罕见。

  王太后(王政君)的父亲名叫王禁,共生了8子4女。在此之前,长子王凤(阳平侯)和四子王崇(安成侯)已经被封侯,加上这次被封侯的5个儿子,王禁的8个儿子中,有7个儿子都被封侯。

  在两汉时期,外戚被封爵不是什么新鲜事,王禁8个儿子,被封7个爵位,为何单独落下一个儿子没被封侯呢?因为这个儿子名叫王曼,已经去世了,没赶上王家最鼎盛的时候,无缘封侯。王曼虽然是兄弟八人中最不幸的,但他却留下了一位著名的遗孤、他的儿子——王莽。

  从王莽的出身可以看出,王莽出身外戚世家,7个叔伯都位列公侯,因为父亲死的早,王莽在家族中就比较尴尬。他的叔伯和堂兄弟们整日锦衣玉食,而王莽则要认真读书,修身养性,只有这样,他才能被家族所尊重。在这种特殊的环境下,王莽逐渐成长为一个“另类”的王家人,与众不同。

  王家子弟大多不重视学业,只有王莽认真读书。王家子弟大多骄奢淫逸,只有王莽穿着朴素、平易近人。因此,在外人看来,王莽虽然出身外戚家族,但却值得尊重。

  西汉末年,有一个显著的社会问题,就是奴婢问题。权贵和士大夫家族圈养了大量的奴婢,和旧时代的奴隶社会较为相似,奴婢地位低下,不享有法律保护,因此引发一系列社会矛盾。王莽坚持不买奴婢,因此在底层人民心中,王莽是高尚的。

  有一天,在长安城内,突然有人传言,王莽买了一个奴婢。顿时炸开了锅,有人就嘲讽:“王莽不过如此,他不也买奴婢吗?”可仅仅过了半天,人们才知道,王莽买奴婢并非自己用,而是送给了一个叫朱博的将军,朱博没有儿子,年老无人照顾,王莽买奴婢是在赡养老人。一时间,人们又开始赞扬王莽高义。

  还有一件事,让王莽更加声名鹊起,他次子王获失手杀死了一位奴婢,王莽一怒之下,竟然逼儿子自杀。那个奴婢如草芥的年代,王莽竟然愿意让儿子为奴婢偿命,世人得知后,都觉得王莽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。在士大夫和官吏心中,王莽也是一颗冉冉升起的红星。

  公元前22年,王莽的大伯父王凤去世,临死前对王莽委以重任,王莽被封为新都侯,继而成为大司马。王莽礼贤下士,哪怕是身份低微的人来求见,王莽也总要抽出时间来见一面。王莽清廉朴素,他常常把自己的俸禄拿出来资助他人,甚至将自己的马车卖掉救济饥民。有一次 ,朝廷中的官员到王莽家中拜访,见到一位衣着朴素的妇人,官员以为这是王莽的家仆,到最后才知道,这位妇人竟然是王莽的夫人。官员大吃一惊,对王莽佩服得五体投地,王莽的美名就这样一点点传开。

  公元前7年,汉成帝去世,因无子嗣,他的侄子汉哀帝继位,新的外戚傅家(太后家族)和丁家(皇后家族)夺得大权,王莽无奈辞去大司马之职,退隐在家。

  王莽退隐了,大家开始想念王莽,不管是朝中的官吏,还是长安的百姓,大家都念着王莽的好。6年后,汉哀帝驾崩,前太后王政君再次驾临未央宫,王氏家族重新掌权,众人纷纷推举王莽为大司马。后来,年仅9岁的汉平帝登基,一切政务由王莽代理。在这期间,王莽的地位和声望日益隆崇,再加上皇帝年幼,王莽成了当时政坛的一号人物。

  接下来,王莽被封为“汉安公”,其功绩和霍光相比。公元2年,天下大旱,蝗灾并行,百姓纷纷涌入长安。王莽带头,将自己的大部分家产和田宅捐了出去救济灾民,在王莽的倡议下,长安公卿们陆续捐献大量的金钱和粮食救济灾民。王莽破天荒地把属于皇家的呼池苑拿来安定灾民,以免灾民被极寒致死。王莽的一系列行为,深得人心,被人称为“圣人”,百姓纷纷赞颂王莽的功德。

  如果王莽的事迹到此结束,王莽就是汉朝历史的政治完人,也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完美人物。可是,接下来王莽“篡位”了。

  有人说,王莽在篡位之前的一系列行为,都是在伪装。这种说法显然是站不住脚的,一个人如果以高尚的品格来伪装30年之久,丝毫没有露馅,那他早已习惯自己是真正高尚的人。

  从公元3年开始,各地持续出现“祥瑞”,有人说他看到了犀牛,也有人说他看到了黄龙,更有人说他看到了凤凰。很多人认为,这是王莽的“圣德”感动了天地。从公元6年开始,士大夫阶层开始在各个场合谈论“禅让”,王莽各地的亲信也都纷纷献来“符命”,所谓“符命”,是指某些象征天意的东西,间接地表达王莽应该取代天子。例如,长安城西有人挖井,竟然挖出了一块白色的石头,上面写道“告安汉公莽为皇帝”。有一个叫哀章的人私自造了一个铜镜,上面写着“刘邦会把天下传给王莽”。

  不排除,这些献符命的人,大多是诓骗王莽的赏赐。但一方面因为王莽深得人心,另一方面符命越来越多,很多人认为,大汉气数已尽,应该让王莽做天下之主。甚至连刘氏皇族的一些人员也认为若王莽取代刘氏,乃是天下人之福。公元9年1月5日,汉朝皇帝禅让,王莽众望所归地登上了宝座,改国号为“新”,当年,王莽54岁。

  王莽称帝后,踌躇满志,在教育、祭祀、法律、历法、土地、货币等各方面进行改革。王莽一味提倡复古,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,很多改革有些想当然。王莽的改革最终造成以下4种反面影响:

  第一,因为改革太过理想化,大多不切实际,执行起来很难。

  第二,诸多改革都触动了门阀、士大夫的利益,逐渐失去了他们的支持。

  第三,因为大多数士大夫不支持改革,王莽只能任用新人,很多投机分子加入到改革的队伍中,他们借改革之际摄取利益,让王莽逐渐失去人心。

  第四,王莽运气不好,先后遇到了旱灾、蝗灾、瘟疫和黄河决堤,百姓们把这一切的灾难都归咎于王莽的改革,认为王莽冒犯了天意。

  就这样,王莽从云间,跌落到了泥土里。

历史中的王莽是一个怎么样的人,历史上王莽到底是什么人物

  关于王莽,班固在《汉书》中评论他:

  莽既不仁而有佞邪之材,又乘四父历世之权,遭汉中微,国统三绝,而太后寿考为之宗主,故得肆其奸惹,以成篡盗之祸。

  王莽的“新朝”,夹在西汉和东汉之间,东汉和西汉又是一脉相承的关系,所以,在东汉史学家眼中,王莽的后半生绝不是好人,他被贴上“谋朝篡位”“奸佞不仁”“虚伪”“狡猾”的标签。后世封建社会,也大多沿用这个观点。

  笔者却不这么认为,笔者认为,王莽在改制方面是个失败者,但他在人品方面绝不是“虚伪”之人。因为王莽太过理想,他用了一种超前的思维、一种旁人无法理解的方式打算实现自己的理想。只可惜,天时地利人和都不助他,他失败了。

  若王莽真是虚伪、狡猾之人,为何包括《汉书》在内的史书,都承认王莽的前半生是个“圣人”?从王莽入仕到王莽称帝,近30年的时间内,王莽不可能一直在“伪装”而不露馅。再结合王莽的出身经历、他的事迹可知,王莽的品格的确值得称赞。若王莽真的是奸猾之人,那在王莽称帝“篡位”时,为何大家都愿意相信他?

  只能说,王莽虽然是一位失败的政治家,至少在人格方面,他不失为一位君子。

  胡适认为,王莽和他的本家王安石一样,是一个勇敢的改革者,王莽受了一千九百年的冤枉。您是怎么看待王莽的呢?

Tags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