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是:首页 > 小妙招小妙招

和氏璧是什么玉质,和氏璧是哪种玉石-

查看 wangqiang2022bixu8 的更多文章wangqiang2022bixu82022-05-09【小妙招】40人已围观

  和氏璧因《完璧归赵》故事而被世人所共知。

  因为和氏璧于唐后已经失传,后人无法一睹风采,只能从有限的古籍中探寻其蛛丝马迹了。

  五代杜光庭《录异记》记载:“岁星之精,坠于荆山,化而为玉,侧而视之色碧,正而视之色白,卞和得之献楚王。“

  这里明确指出,和氏璧是一种玉,是一个叫”卞和“的人发现并献给楚王的,后来才引出《完璧归赵》的故事。

  根据“岁星之精,坠于荆山,化而为玉”我们姑且认为,和氏璧是从天上掉下来的,是绝无仅有的。也就是说,它不是地球的产物。坠落的地点是荆山(今湖北襄阳市南漳县境内)。“化而为玉”是由天上掉下来的东西风华而成的。

  其实,和氏璧是不是天上之物呢?我看未必。

  因为古人为了神话某人或某物,经常借助神、上天或是先圣来加以标榜之。

  刘邦斩蛇以标榜自己是真命天子;陈胜吴广以“陈胜王”三字塞进鱼肚而号召农民起义;《奇门遁甲》标榜九天玄女所授等等。

  那么,和氏璧到底是什么玉呢?今人作了不少的探索并发表了不同的看法。

  1986年,地质考古学家郝用威以《和氏璧探源》为题宣布:“和氏璧为月光石,产于神农架南漳西部沮水之源的板仓坪、阴峪河一带,那里是当年卞和抱璞之处。“

  这个显然不是,和氏璧产自荆山,怎么又跑到神农架去了呢?

  中国著名地质学家章鸿钊,根据杜光庭的《录异记》和元代陶宗仪《南村辍耕录》对和氏璧颜色现象的描述,认为和氏璧是绿松石,产自湖北荆州地界。

  这个虽然地点和颜色相符,但证据乏力。

  大多数学者认为和氏璧为拉长石的可能性最大,依据是杜光庭的“侧而视之色碧,正而视之色白”,符合拉长石的变色光学效应,且杜光庭曾随唐僖宗入蜀避乱,亲眼见过传国玉玺,其描述应该可信。但拉长石和玉石肉眼看有明显的区别,而且传说中的和氏璧是玉璞状,有较厚的皮壳,拉长石却未曾见到似有皮壳的形态出现过。

  还有人认为,和氏璧的很大可能性就是中国西部的蛋白石。因为蛋白石幽蓝深奥,光幻变彩,质地纯净。

  诸如此类观点均未形成公认。

  我则倾向于蛋白石,这是个人观点,欢迎批评。

  肯定是玉,中国有上万年的用玉史,所以是不是玉这个不用争辩,至于哪种玉那只能靠猜

Tags: